
在公司質量監測部,有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團隊:她們日復一日堅守在成品與原料的檢驗管理崗位上,憑借精準的操作、默契的協作與不懈的拼搏,在公司半年度評選中,成功摘得“爭先創優優秀班組”稱號。這就是由12人組成的成品原料班組——一個用團結與專注,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凡的集體。

作為質量監測的重要一環,成品原料班組下設三個專項小組,如同精密儀器的核心部件般協同運轉:第一組嚴把原料進廠、產品交庫與出廠的“質量閘門”,為生產源頭與終端筑牢防線;第二組專攻桶裝、袋裝產品檢測,對每一處細微瑕疵保持“零容忍”;第三組肩負燒堿廠精制鹽水ICP檢測及標準溶液標定重任,以精準數據為生產運行提供科學支撐。12名成員始終嚴守公司及部門規章制度,將國家、行業與企業標準內化為操作本能,以“誰分管、誰負責”的原則,讓責任在每個崗位、每個環節落地生根。






優秀的團隊從來不是孤軍奮戰,而是12顆心的同頻共振。班長荊永紅與大家并肩深耕,在日常管理中細致統籌、在關鍵環節主動擔當,成為團隊凝聚力量的紐帶;副班長郭莉在技術指導與原始記錄核查中擔當“把關人”,遇突發狀況時總能第一時間補位,讓團隊運轉始終流暢高效;桶檢崗位的李海燕常年與刺鼻異味相伴,盛夏汗水浸透工裝如未擰干的海綿,寒冬冷風穿透衣物似針扎刺骨,卻始終像釘子般釘在崗位上,用千萬次細致檢查為生產安全筑牢防線;庫管馮紅燕在試劑林立的庫房里練就“一問就知、一找就準”的絕活,腦中的“庫房地圖”比GPS更精準,臺賬記錄字字工整如印刷體,更主動承擔起三氯甲烷回收工作,讓平凡崗位長出“增效枝”;ICP標液崗位的史瑞紅和拓云燕與“毫厘之差”較勁,一次標液標定就要完成8個平行樣,她們以繡花般的耐心在重復操作中保持“零偏差”,讓“精準”成為崗位最鮮明的標簽;童薇、金學嬌、李滋、胡穎、陳潔等成品原料檢驗員,則像精密咬合的齒輪,“你取樣、我分析、她復核”的流程早已刻入骨髓,讓每一組數據都經得起最嚴格的推敲。

“優秀班組是干出來的,不是喊出來的”——這句話早已成為整個團隊的共識。分析室里亮著的燈光,映照著徹夜未歇的專注;停車廠里提前到崗的身影,勾勒出最早啟程的擔當。從考勤排班的精細調度到任務分配的科學統籌,從安全紀律的嚴格執行到異常處置的快速響應,各項事務在集體協作中安排得井井有條。

這份“爭先創優優秀班組”的榮譽,是團隊成長的嶄新起點,更是12 人“心往一處想、勁往一處使”的生動見證。它凝聚著每個崗位的堅守與付出,彰顯著整個班組的協作與擔當。未來,這個由團結與專注鑄就的集體,必將帶著這份榮光繼續前行,在平凡的崗位上續寫更多關于責任與卓越的故事。